当前位置: 太阳娱乐娱城官网8722» 要闻

“棉花非侵染性病害早衰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”顺利通过成果鉴定

     作者:Admin   点击数: 次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1-04-14

      由我所棉病组完成的“棉花非侵染性病害早衰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”日前顺利通过农业部的成果鉴定(农科果鉴定[2011]第007号)。
      近年来,棉花非侵染性病害—早衰(以下简称早衰)在我国各主产棉区普遍大面积发生,已成为制约我国棉花生产的突出问题。早衰的发生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,轻度早衰常减产15%左右,重度早衰则可减产 20%-50%,且衣分低,棉花纤维品质变劣。迄今,棉花早衰的发生和危害已遍及我国西北内陆、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三大主要棉区,东至江苏沿海,南至江西彭泽,西至新疆伊犁,北至北疆、辽宁朝阳。在中轻度发生的年份,平均每亩棉花减产15-20公斤,以13元/Kg计,损失195-260元,全国5000万亩棉田发生,则经济损失可达92.5-130亿元,而在早衰重度发生的年份,全国范围内早衰引起的损失将突破200亿元,如以2010年棉花价格计算则损失将翻倍。
      针对早衰日趋严重,已成为影响我国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子的现状,在相关课题的支持下,棉病组启动了 “棉花非侵染性病害早衰控制技术体系”研究工作,通过系统调查和研究,初步明确了棉花早衰田间消长规律和主要成灾因素,棉花早衰呈现暴发、普发及不可逆的发生特征,棉花品种是影响早衰的主要因素;发现我国各棉区多数主栽品种抗早衰能力较差,筛选出3个抗早衰品种,18个中抗品种。初步明确了部分棉花品种抗早衰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。筛选出能够缓解棉花早衰发生的叶面喷施剂型2个,田间防治效果明显。经过数年的努力,目前已形成一套 “以抗或耐病品种为基础,改善土壤生态条件,调节棉株库源比例控制伏前桃及诱导棉株产生抗病性相结合”的综合防治的控制技术体系,并在部分棉区试验推广130多万亩,增产皮棉1065公斤,直接经济效益23951万元。
      以陈晓亚院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认为,该研究结果对控制棉花非侵染性病害的流行为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该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,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
 

 


Baidu
sogou